近日
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
发布了
《关于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镇、
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、
文明校园拟命名名单的公示》
蔡甸区5个村、1个家庭入选!
分别为
玉贤街道农力村
蔡甸街道姚家林村
蔡甸街道西屋台村
大集街道黄虎村
索河街道梅池村
付建桥家庭
全国文明村镇
农力村
位于蔡甸区玉贤街道,北临大茶湖,南靠九真山,嵩阳大道、松茅线横穿全村,交通便利。该村积极探索“以党建带群建”,利用“妇女之家”活动平台,组建了“玉兰花”志愿者服务队,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播惠民政策、法治知识,推动乡风文明建设。
同时,农力村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,树立“林业兴村,果树富民”发展观念,依托万亩彩苗产业园,利用荒山荒坡和闲置土地,采取多种经营形式,引进林业业主15个,面积2200余亩,建设国内首家以卡丁车和动物相结合的主题公园——汉赛跑跑花园,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。
该村抢抓党建引领嵩阳大道乡村振兴和共同缔造示范带建设机遇,转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,将原有的苗木产业与“旅游+”“生态+”新业态相结合,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15万元,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,实现旅游经济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。先后获评湖北省文明村、法制建设示范村。
姚家林村
位于蔡甸街道南端,下辖4个自然湾,10个村民小组,共535户2023人。先后获评全国法治示范村、湖北省文明生态村、湖北省集体经济发展进步奖。
该村利用村内闲置的房屋和场地,投入200余万元先后打造红色驿站和乡村振兴服务站,并配套建设幸福食堂、姚家林村康复理疗中心等。筹建村史博物馆,编撰村志与族谱,以史为鉴,保存乡风记忆,凝聚乡村精神内核。村民自发组建锣鼓、舞蹈队开展四季村湾文艺汇演活动,村内开展划龙舟、舞龙等民俗活动,激活乡村文化活力。
该村以“共同缔造”理念为核心,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有利时机,发动村民拆除旱厕、清淤堰塘、铺设沥青道路、改造水电管网,实现村貌蜕变。流转1100亩荒地,建设花木种植基地。探索建立村级红色物业,以无偿服务、平价材料的形式为村民提供水电维修、电商、帮办等服务。整合村内花木基地、猕猴桃种植园、休闲农庄、航模基地、气象科普馆等优质资源,积极探索“气象+研学+旅游”的特色农文旅项目,每年为周边村民提供100个就业岗位。
西屋台村
该村东邻长江大学通城大道,西南连接后官湖国家级湿地公园,村湾交通便利,自然环境优美。下辖7个村民小组,326户1300余人。先后荣获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、湖北省文明村、湖北省生态村、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。
该村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阵地作用,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文化生活,实施长江大学义务支教进村、关爱儿童、养老互助服务等惠民举措。打造“可读可看可听”乡村特色数字农家书屋。持续开展“星级文明户”“最美家庭”等文明创建活动,弘扬主流价值观念,文明新风、优良家风,以党风带家风促民风转村风。
近年来,西屋台村大力推行“党小组+党员+产业”模式,开展生产互助,按照“特色突出、精品优先、多元开发”原则,打造“实力强、特色明、管理好”的集体经济强村,2024年,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0万元,农民就近就业100余人。
黄虎村
坐落于大集街道西部,耕地、山林、水域资源丰富,下辖14个自然湾和17个村民小组,现有1724位村民,版图面积达6620余亩。
近年来,该村以“四个振兴”为引领,众多文创品牌纷纷入驻,形成多元文创业态。九鲤梦创业园盘活闲置资源,吸引42家企业入驻,年产总值约7000万元,年缴税收100多万元,带动周边村民20余人就业;湖北省内首个发行政府专项债的农业项目——“知音童谷”项目自试运营以来,已开展各类研学活动20余场,累计接待游客8000人次,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全面建成投入运营,预计可实现企业年收入1100万元,村集体增收400多万元,村民就业310人以上,实现产村完美融合,助力乡村振兴;在服务人才和项目上,落实贷款贴息、租金减免,村民收获“新三金”。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,举办全省司法进农村启动会等活动,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。大力发展文创产业,携手市农业集团探索田园民宿新业态。先后获评湖北省文明村、湖北省生态村、湖北省宜居村庄、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。
梅池村
坐落于蔡甸区索河街道,下辖8个村民小组与11个自然湾。该村立足农文旅融合,成立强村公司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,盘活周边闲置房屋,吸纳当地村民就业,不断壮大集体经济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
梅池村充分构建“村党支部+村党小组+党员中心户+农户”的四级治理模式。通过党员“一户十联”实现村组党员联户全覆盖,在共同缔造及下基层活动中,以“村组夜话”“村组议事会”的形式广泛征求收集群众对于村组发展的意见建议,同时创新群众参与机制,推行积分奖励制度,将群众参与厕所革命、垃圾分类、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积分制管理,激发村民践行社会公德、参与环境卫生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。
同时,在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管护实施“党员志愿岗、卫生督察岗、村民评议岗”三岗模式,提高群众参与深度。广泛宣传开展志愿服务,组建以党员及热心村民带头的志愿服务队,按照村民多方面需求,成立应急服务队、纠纷调解服务队、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、环境卫生义务服务队等,提高群众参与美丽宜居村组建设共管的积极性。
该村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引导群众参与民宿产业发展,打造精品民宿集聚区,全面唱响“索河·堓边宿集”民宿品牌,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。
全国文明家庭
付建桥家庭
付建桥家庭是传承红色基因、践行家国情怀的模范家庭,先后荣获中宣部、全国妇联授予的“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”“2023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最美家庭”,以及“2020-2021年度生态环境部直属机关五好家庭标兵”等荣誉称号。
该家庭始终秉承革命先辈的红色家风。付建桥的父亲傅玉和是抗战英雄,在侏儒山战役中孤身深入敌营获取关键情报,立下赫赫战功。家族四代五口人为革命献身,“永远跟党走”的精神深深融入血脉。付建桥继承父辈遗志,三十年如一日投身红色文化保护,寻访千余位老战士及烈士遗属,收集文物资料500余件,并倾尽积蓄在武汉侏儒山战役遗址建立博物馆。该馆免费开放十余年,接待超56万人次,先后被命名为“武汉市国防教育基地”“蔡甸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”。付建桥因此荣获“为保护红色文物作出突出贡献奖”等多项奖。
家庭成员齐心践行家国使命。女儿付卓博士毕业后投身生态环境遥感监测,突破技术瓶颈,助力生态保护督察,3次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;女婿留学回国后,潜心攻克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;孙女自幼参与博物馆志愿讲解,延续红色传承。
付建桥家庭以赤诚之心赓续红色血脉,以实干担当书写时代答卷,生动诠释了爱国爱党、无私奉献、崇德向善的最美家风。
来源:蔡甸区文明办 蔡甸融媒
制作:万轶 | 编辑: 熊霞 | 责编:方军
出品:蔡甸区融媒体中心
版权声明:此文为原创作品,转载须获授权,否则视为抄袭侵权。
您有新闻线索,请联系我们:
新闻热线:027-84942678
投稿邮箱:2187431778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