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原长江味道 蔡甸区人工养殖成功培育出4000余尾长江刀鱼

©原创   2021-09-20 12:19   蔡甸融媒记者 尹会凌 辜子琦

长江刀鱼被誉为“长江第一鲜”

但是过度捕捞

使鱼类种群面临险境

野生的长江刀鱼逐渐成了过去式

经过半年的养殖培育,近日,蔡甸区张湾街长江特色经济鱼类养殖基地传来喜讯,长江刀鱼幼苗人工繁殖湖北省范围内首次获得成功,培育出4000余尾苗种,这也标志着这一品种的人工繁育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进展。

据了解,长江刀鱼学名长颌鲚,通体银白,形似镰刀,又称刀鲚,是一种洄游鱼类,营养丰富,肉质鲜美,与河豚、鲥鱼并称为“长江三鲜”。

多年来,由于污染严重、滥捕滥捞等原因,野生长江刀鱼产量锐减,加之国家实施长江禁捕,致使每斤价格高达数千元,还一“刀”难求。

  “今年3月份,我们前往江苏无锡采用低密度运输、调解水盐度等一系列方法,克服了运输转塘的难题,成功引进了后备亲鱼1700尾,并打造了6亩实验养殖池和4亩饵料繁衍池用于实验培育。蔡甸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产站站长朱传辉介绍,解决了运输问题,刀鱼的养殖也并不是一件容易事。

由于刀鱼习性较为特殊,十分娇贵,出水即亡,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,养殖基地专门模拟了天然湖泊水质指标来进行养殖,同时,根据刀鱼的习性投喂糠虾作为饵料供应,最终解决了养殖环境要求高、食物配方难等难题,经检测,这批苗种的存活率高达90%。

“目前,我们大规格鱼种的养殖算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,引进的苗种成功繁殖苗种约4000尾,规格在6-6.5cm左右。”武汉恒宇信科技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陈国荣表示,明年计划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50-200亩,利用目前掌握的繁殖培育技术,开展规模化繁殖育苗试验,预计产量10-30万尾。

蔡甸区张湾街道办事处主任张辉表示,刀鱼人工养殖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一方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重要论述,使得刀鱼这个种类不会灭绝;另一方面是使得农业水产养殖增加了刀鱼品种,能够扩大养殖效益,促进养殖户增收,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亮点举措。

下一步该街道党工委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,完善养殖基础设施,助力水产养殖做大做强。

相关阅读